铸造业三大重点实施方案防止对原材料的影响
新闻分类: 行业资讯 浏览:2927 日期:2011/12/14
所以与上下家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十分重要,不仅关乎价格,更决定着市场,应引起我们每个厂的正视。 不断降低产品本钱是企业永恒的课题,降低废品率又是锻造企业降本钱的重点。 真正建立完整的质保体系,特别要强化过程控制,这是降废的基础。但即使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也不能降低质量尺度,仍是要以质守信于市场。南通有一个锻造厂,长期采购江苏一个钢厂的生铁,十几年来供求关系、资金信用关系良好。如铸件品位低,只卖4000~5000元/吨,生铁价格涨到2500~3000元/吨就只有亏损;假如铸件价格在5000~6000元/吨,生铁价格在2500~3000元/吨时,这些产品还能委曲维持;假如铸件品位高,价格在8000~10000元/吨,生铁价格在2500~3000元/吨,企业在其他方面降本的空间比较大,就有微利,甚至有较好的利润。 与下游关系如斯,同上游相处也一样。从产品开发、组织出产直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已经形成一个工业链,这个链由良多企业组成,缺了哪一个都会直接影响终极产品的出产和销售。 锻造企业如何才能获得一付"强壮体魄",抵抗住材料上涨这股冷风寒流的侵袭呢?铸造业有三大重点措施可供使用。这种没有技术靠低价竞争的企业,可能会一时得利,但轻易搞乱市场,从长远来讲也是难以维持的。类似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有的前提还要差,竖起一个冲天电炉,管式炉一台混砂机就出产,而且他们往往以低价位竞争。当然产品老是分类的,产品技术含量有低,有中,也有高,这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这样当真去做,持之以恒,箱式电炉产品质量才会不断进步,废品率才会不断下降,才会创造更多的利润去抵御外来因素的影响。 如锻造用原砂、陶土、煤粉、树脂等辅料一般只占本钱的6%~10%,而与这些辅料有关的废品如气孔、落砂、冲砂、粘砂、起夹子等却占废品总量的50%左右。 原辅材料公道选用是降本、降废的重要措施。锻造一个产品,要经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环节,假如一个环节失控,即使其余环节做得都很完善,也会出废品。 近几年企业都在搞ISO9000、QS9000、ISO16949等质量治理体系,不少厂也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但真正能按体系划定去做的还未几。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团体已经不可能为完成某一个产品而什么零部件都自己出产,都在谋责备社会甚至是全球的配套,实行全球采购。我们主张选择质量优一点的辅料,这样做本钱可能增加一点,但产品的废品率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良多,实践证实,选用合适的辅料及其相应的工艺能使总废品率下降20%~30%,甚至更多。 通过走访、调查,可以看到,一些技术气力较强,工艺不乱,工人经由培训,能按工艺规程当真操纵的企业,产品的废品率低,质量也不乱,他们把原材料涨价这个压力变成动力,抓内部治理,群策群力,降废降耗,能平稳渡过难题时期。所以选择与企业产品相适应的辅料及其相对应的工艺很重要。 我国在从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完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厂际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铸件的均匀废品率在10%以上,而世界提高前辈水平只有2%~3%,潜力很大,要做的工作良多,但有三点必需夸大: 一支把握锻造技术的科技职员步队和有技术、会操纵的工人步队是降废降耗的基本前提。 企业要有竞争力,首先产品必需有竞争力。一炉铁水曾"全军覆没",这样的企业就是原材料不涨价也难以维持。 锻造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原材料一般占总本钱的60%左右,所以材料一"吹风"锻造行业就"感冒"。 原材料涨价究竟主要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是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的,能否抗得住这次涨价,就要看各企业"内功"的强弱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材料涨价的大天气下,有些企业能生存,并还在继承发展,而有些企业亏损、停产,甚至倒闭。 这种长期合作伙伴的厂际关系越来越被精明的企业家所接受。相反有些厂,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和刚创办的民营企业,他们看到铸件市场较好,投资不大,以为锻造技术含量不高,就找几个人投入资金、设备,在社会上找一些没有经由锻造培训的工人就开始出产,结果题目良多。一个企业出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越低,产品的档次越低,就越缺乏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就越弱。
上一篇: 高档模具钢中国占有率低,市场潜力大 下一篇: 通宫限电政策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后防线是否有明显效果
|